陶永康
《赛鸽天地》杂志责任编辑,该杂志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教育电视台《信鸽》栏目节目统筹,中国教育电视台《飞翔》栏目主编,内蒙古卫视《赛鸽天地》栏目执行制片人。热衷于赛鸽文化的传播。自幼养鸽,那时以观赏鸽为主,也有少量信鸽。1983年加入信鸽协会,曾担任一级裁判员。参加市、区、俱乐部的比赛,近年以打公棚赛为主。
详情>>

越海飞行的精灵——戈登系

        北陆地区联盟长,柴田敏广鸽舍(属加贺联合会,翔道六段)在99年春季日韩亲善釜山越海比赛中,获北陆地区综合第3、5、9位,创造了继去年获得第二名以后今年再获佳绩的壮举,充分发挥了柴田戈登系的潜力。

        海上的竞赛

        柴田敏广已经有近50年的翔赛资历了。从1968年引进元祖戈登系到现在,由戈登系长年以来所形成的柴田敏广的主力血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

        日韩国际亲善釜山比赛,到1999年已经是第三届了,历来在北陆地区经鸟取300公里比赛结束后,即开始釜山比赛的竞翔。但是1999年的时候对比赛方式进行了改革,取消了鸟取比赛,在四月底先尝试海上训练。

        以渔船至归还地160公里的海面训放。这次训放对后面将要进行的空距为715公里的比赛,究竟是否有正面的效果尚不得而知。

        5月8日6点15分,包括柴田作出的23只在内的100只鸽,自釜山起飞。当日天气晴朗,海上视线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气温稍高。最终只有加贺联合会长野宽鸽舍一羽鸽子以987米/分的分速当日归巢。归巢时间为18点30分,天快黑的时候。这一羽冠军鸽是自釜山到福井附近登陆后,直飞陆地的。而且这羽鸽子上一年曾参加鸟取比赛,是一羽比较有经验的鸽子。

        次日,北陆地区联盟共有20羽鸽子归巢,其中柴田鸽舍获得综合第3、5、9位,在前十名中共有三羽鸽子。在本次比赛中共有5羽鸽子归巢。

        将到釜山比赛的困难度,仅仅试过三次,尚无法掌握状况,关键是在日本的什么地方登陆,在地图上最接近的陆地位于下关周边,但应在松江与鸟取之间才是最有可能的登陆地点。虽然对外公布的是715公里,但是实际上所要经过的路程已经有1000公里。

        柴田的戈登

        通常上位入赏者大部分为成鸽占多数,在其中柴田鸽舍所作出的23羽均为一岁鸽,以幼鸽参赛是柴田的基本原则,且追寻上代血统个个为戈登系的优秀鸽。

        综合第三位为六月一日出生黑斑雄鸽,脸形是柴田所喜欢的圆胖形,并不像戈登系特有的压鼻形的脸。

        其父鸽兄弟之直子有一只稚内寒布岬1100公里综合冠军飞丸号,内祖母为柴田鸽舍代表鸽MG7号X夜光眼Lady号之女。外祖父为威奇大spectacle号直子,亦即稚内spectacle号,曾飞稚内三次,分别获得2、12、16位,且700公里也入赏过4次。可以说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成绩。外祖母为十番Boss号父女交配作出,其母鸽有稚内综合3位之翔历。

        综合五位为6月19日出生之黑斑鸽,内祖父为KingDoll58号X夜光眼Queen号,内祖母为MG8号之直女,外祖父威奇大46号为威奇大Boy之直孙,外祖母为金黄目,其直系有多羽长距离赛鸽。

        综合九位是5月9日出生之黑斑雌鸽,父鸽为MG7号XMiss spectacle号直孙,母鸽为伟大10番与威奇大Boy之直孙。

        黑色的丝绒

        戈登系的原鸽之一L.E.修曼号是曾住在美国爱荷华州拉丁堡特的故修曼作出的鸽子。当时柴田曾向修曼请教戈登系的作出秘诀。戈登系的鸽子头脑特别好,有正确的判断力,因此在舍外飞翔时,如遇到山鹰追逐,都能机敏地作出反应,避免危险的发生。同时戈登系的鸽子学习能力也非常强。雏鸽出巢后,不必像一般的鸽子先放入幼鸽专用厨,给予特别的照顾。在柴田鸽舍,幼鸽和成鸽放在一起,幼鸽会自己注意成鸽的行动,并像成鸽学习,诸如饮水等生活习性。

        釜山比赛上位入赏的三只均为黑斑鸽,柴田也非常注重此羽色。修曼曾对作出优秀赛鸽特别提过一个见解。须选择“黑色的丝绒羽色”,即渗有赤褐色,毛质较柔的鸽子为上鸽。该羽毛即指羽毛边缘有鳞状的赤褐色者。另一对黑斑的交配如生出灰或灰斑鸽时,该重视此幼鸽。如此可采取同系同种的交配方法,以维持血统的纯度。

        柴田将修曼的教条藏在心里,继承此优秀系统和传种主题,并不断的努力。其在1970年稚内比赛中所创下的优异记录一直保持到1998年。

        担任北陆地区联盟领导人,创办海上比赛,是新的尝试。柴田以新的姿态挑战他的热忱所在,而他的柴田戈登系也将继续他的鸽海人生。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您对“副羽盖腰”怎么看?下一篇:重提信鸽科研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