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信鸽协会建章立制、规范裁判管理工作
建章立制 规范裁判管理工作
——在全省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职能转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江苏省信鸽协会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信鸽协会和江苏省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接受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体育总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江苏省信鸽协会现有13个省辖市团体会员单位、有35076名注册个人会员、信鸽项目国际级裁判员1名、国家级裁判员7名、一级裁判员269名、二级裁判员497名、信鸽高级育翔师7名、中级育翔师6名.
江苏省信鸽协会现已形成五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信鸽成熟赛事:中距离信鸽春季国家赛、省千公里信鸽联赛、省超远程信鸽联赛、长距离信鸽秋季国家赛、省500公里以上信鸽联赛。每年春、秋两季,省市级以上信鸽竞赛达200多场次,有2万多名会员、200多万羽信鸽参加信鸽竞翔活动。
在“A级”社团建设评估上,省信鸽协会被授予“5A”级体育社团、全省示范性体育社团;13个省辖市信鸽协会中,南京、连云港、扬州、南通、泰州、淮安等六市信鸽协会被民政部门授予“4A”级体育社团,徐州、盐城、镇江、宿迁、等四市信鸽协会被民政部门授予“3A”级体育社团,苏州和常州市信鸽协会分别创建“3A”和“2A”级体育社团,正在评估待批,到2020年,13个市级团体会员单位要全部进入“A级”体育社团行列。
在省体育局综合处、社体中心和省体总秘书处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被列入“省本级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职能转移试点工作单位”;我们倍感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
2017年,中国信鸽协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部署,统一印制了“国家级”、“一级”、“二级”裁判员证书、徽章,并下发给各省(市)信鸽协会,要求各省(市)信鸽协会依规管理。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
一、我们的做法
(一)建章立制 规范裁判管理工作行为
1、健全组织机构
现省、市两级信鸽协会均有“裁判委员会”的内设机构,每年年头都要召开全省信鸽竞赛工作会议,落实全年赛事计划,推进全年信鸽竞赛工作。
2、建立“裁判员管理办法”
用制度来规范裁判员的行为,用制度来指导裁判员工作开展。省信鸽协会编印了《规章制度汇编》。
(二)明确责任 发挥裁判委员会集体作用
1、建立裁判长负总责的竞赛管理体制
全年省级以上信鸽联赛和省级监赛信鸽公棚都实行裁判长负总责的竞赛运行模式。依据赛事规程,分设集鸽报名组、押运司放组、归巢报到验鸽组,每组设项目裁判长,由总裁判长负责赛事组织实施,年中小结、年末总结。编印了《信鸽竞赛工作程序》和《信鸽竞赛执裁工作守则》。
2、建立公开透明的裁判员选派制度
每年年初,给各市下达裁判员选派计划,由各市推荐报名,省裁委会审核后,在赛前一个月下发选派通知。杜绝人情,保证上岗质量。
3、建立公平公正的互派监督制度
信鸽运动的特点,要求每场赛事必须对每羽参赛鸽、参赛者、参赛鸽舍等资料逐项进行报名登记。一场赛事要对几千、几万羽信鸽进行报名登记、押运司放、报到查验、核实公示、成绩发布,面广量大,全省每次都要调动300多名裁判员参加执裁。为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全省还统一抽调40多名一级以上裁判员到各市和司放点进行互派监督,防止营私舞弊。
(三)教育培训 提升裁判队伍综合素质
1、坚持单年注册培训、双年晋级考核,使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
裁判队伍是信鸽运动的主力军。近几年,我们一直坚持此项制度,不断地培养壮大信鸽裁判队伍,使我省信鸽裁判员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处在领先位置,并在我省体育裁判员数据库中成功注册了269名一级裁判员,497名二级裁判员。
2、坚持在使用中锻炼培养,不断提升裁判员的业务能力。
每项赛事,对裁判员坚持做到赛前教育、赛中监督、赛后点评,弘扬正气,抨击不良风气。
二、我们的困惑
(一)信鸽运动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矛盾
信鸽要运动、要生存,必须要有信鸽棚舍。信鸽棚舍的搭建与城镇建设、社区管理的矛盾;信鸽日常的饲养、训练与邻里之间的关系。
(二)信鸽运动的作育者老龄化
目前,信鸽运动的开展,依然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年轻爱好者的发展是项紧迫工作。
(三)如何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信鸽比赛从持鸽报到,到电子鸽钟扫描踏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断更新“集鸽”、“司放”、“报到”等信息技术手段是信鸽运动一项迫切任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才能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三、我们的希望
(一)信鸽项目基础薄弱、人员复杂,涉及面广,管理协调难度大,希望继续得到省市体育局、省市体育总会和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
(二)信鸽运动处在新旧技术交接发展之际,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希望得到省、市体育部门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中国信鸽协会官方网站:www.crpa.cn
省级及各地方信鸽协会、公棚、俱乐部专区发表的文章仅代表此发帖单位/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信鸽协会及其官方网站的立场,由发帖单位/个人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未经许可,发布的相关信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