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动物的“雌亲效应”

        翻阅了《科学养鸽》总第27期“哈罗!超级外祖母”一文。其内容介绍了若能有缘得到一羽遗传基因递质较强的雌鸽,就能母荫一棚。该文强调雌鸽在优良基因遗传中的重要地位。俗话说:找媳妇要看丈母娘,找女婿要看外祖母,均强调母系在遗传中的地位。

        由此笔者联想到云南丽江宁浪县泸沽湖畔的路水村,迄今保持着原始公社的母系社会,实行走婚制(当然还是要相互看中,自由恋爱)。家庭以母亲为主,社会经济公有制,所有各项收入归集体,年终按人口均分。这样的社会制度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最公平的社会。按理说他们的婚姻范围很有限,可以说是血缘很近。但他们的子女都长得聪明漂亮,没有一丝退化迹象。

        野生动物的社会群体也是家族制,一个群落均是家族内相互交配。有些仅是一个雄王群体,血缘更近,所以从外观毛色来看,均是一个颜色,表现型高度一致。像这样绝对的纯种繁殖,但它们的归巢性能却绝不比信鸽逊色。纵观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生存竞争均是力争与自然环境和谐,适应自然环境。否则,将被环境所淘汰。信鸽是由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其卵生的共性没有改变,迄今的爬行动物也是卵生的,这是它们保持祖先的一个共性。要研究信鸽归巢性,不妨借鉴其它卵生动物的归巢功能。北美大陆的一种金斑蝴蝶,每年均要从加拿大、美国北部迁飞到墨西哥越冬,一个往返近六千多公里的航程。因它们的寿命有限,其一生只能完成一个迁徙来回。下次再来的已是它们的子女。

        更使人们不可思议的是,它们的后代还竟然能找到其父母落足之地,这可能是气味导航的缘故吧。鲑鱼生长到产卵期就要成群结队的由海洋沿江河逆流而上,行程数千公里,到江河上游产卵繁殖后代。在行进的途中,大多数葬身于天敌之口,只有6%能到达产卵地。这也和信鸽放超远程的归巢率相似。待小鱼回到大海后,经过四、五年又重复父母之举重返出生地,这样一个轮回需要四至五年。小鲑长大后时隔四五年再旧地重游,多少还有点记忆。但是北美洲的金蝴蝶是怎么导航飞越数千公里到墨西哥找到它们父母越冬之地呢?它们从没到过父母越冬地。类似此种情况的还有主人养的猫、狗。有文报导过:主人迁家500公里外,而忘了带走的猫、狗,竟然徙步几百公里找到主人新居。

        信鸽归巢也类似鲑鱼旧地重游回归故里。有文报导:有的信鸽归巢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沿放鸽车走过的路线原路返回。用这种方法归巢的信鸽就没希望进名次了。当然条条道路可归巢,两点间距离,直线最近。我们要培养能走直线的优秀信鸽。即磁场导航、次声导航、偏振光导航、生物场导航。具备这些全方位导航功能的优秀信鸽才有望获得好名次。要培养这样的信鸽免不了从母系下手,若能得到一羽遗传基因递质稳定的种雌,就是成功的一半,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就看你有没有这个“鸽缘”了。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感悟下一篇:烫画作品《成吉思汗》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