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是世界和平、美好生活、纯洁爱情的象征,这在东西方文化中不谋而合 形象优美、性情温顺的鸽子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宠儿。人们迷恋鸽子,就是这个原因。在许多寺庙里面都可看到许多鸽子,给人的感觉非常的安静和祥和。到底鸽子和寺庙有什么关系呢?这个要从玄奘法师西去求法说起,鸽子和佛祖是有渊源的。
在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两个以飞鸟命名的寺庙,一个是鸽子寺,一个是大雁塔。
鸽子寺的由来,是说有一次佛祖在这里讲经说法,讲了整整一天一夜。正好附近一个人在张网捕鸟,到晚上一无所获。于是迁怒于佛祖,说是因为佛祖说法导致他没有收获,妻儿还要挨饿。佛祖听他说完,告诉他:”你不要着急,你先回去点一堆火吧”。这人将信将疑的把火堆点起来了,他相信一代高僧应该不会骗他。然而佛祖化身一只鸽子投火而死。这个人把这从天而降的鸽子烤熟后送给妻子和孩子抵御饥饿。后来听说鸽子是佛祖化身来点化他,感悟之后成了虔诚的佛教徒,还证得了圣果。而佛祖讲经的这个寺庙就叫鸽子寺了,这个寺庙至今还在尼泊尔境内,成了有名的佛教圣地。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第九中还记载了大雁塔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印度摩揭陀国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有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一比丘对空中戏言,“今天众僧都没吃什么东西,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结果,“言声未绝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告知僧众,大家皆认为是佛祖点化,大乘才是正理。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
玄奘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这也是西安大雁塔名字的由来。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