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8天的孵化,幼鸽就要出壳了,出壳后的幼鸽,毛茸茸的,淡淡的黄毛,很萌很可爱,讨人喜欢。幼鸽出壳进程如何?幼鸽出壳有哪些注意事项?雏鸽前一个月的饲养管理如何做好?德国龙飞力德小编为鸽友们逐一捋顺。

幼鸽出壳重要的前12天进程
胎鸽出壳第1天起,应对每羽雏鸽都要做详细笔录,通过12天时的检查,凡外观符合要求的,还要通过“眼底镜”一道关。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太重要了,眼睛不过关,鸽子没有保留的必要。
出壳3-4天,雏鸽的头就应当昂起,并不时伸长头颈索食;绒毛要金黄柔软、油亮、清洁。可用放大镜检查肚脐是否收得小而紧、干结、光滑。
5-7天时,俯视雏鸽应呈圆球型,就是说,前、后、左、右和厚度相差不大,此时,把雏鸽翻身后应能迅速翻回,翻回的速度越快越好,说明雏鸽活动力强。不必担心翻身会损伤雏鸽,这样做反而对雏鸽的食欲,消化有好处。
出壳8-12天,综合鉴定雏鸽全貌。后脑要饱满,前额要稍常,嘴角扣紧,眼睛要小,眼皮包而紧呈肉色透红,龙骨笔直,二面肌肉突出,背部厚实。此时用手去触摸它时,雏鸽的管毛会竖起,并且已会用嘴喙向人进攻。
幼鸽出壳注意事项
1.养鸽要严筛精选,出生12天决定去留
城市养鸽,鸽棚空间较小,要控制数量,做到少而精,才能给鸽子多一些活动空间,早鉴定、早淘汰更是十分重要。
栉膜要窄,一头要逐渐收小,像宝剑。“宝剑”中间最好是一根较粗黑线,黑线中嵌有一根白色亮线,这样,看起来像有三根线。幼鸽中这类形栉膜是最好的,但是很少。
一般好的雏鸽栉膜只拥有一根白线,但白线分成二种一种是软线,颜色较暗,一种是硬线,颜色很亮,软线表示稳定性好,并速度快,硬线经不起恶劣气候,稳定性差并难以复放,但是晴天能发挥优势。栉膜以黄色为佳,栉膜“齿”(栉叶)要均匀,有立体感,大小由品种而不同。
幼鸽出壳十二天时,已基本上决定了它们第一阶段的去留。只有符合以上要求,才能套足环。12天以后套足环需要一些技巧先在脚上涂一层金霉素眼膏,慢慢轻揉脚趾,雏鸽翻身后放在膝盖上,套足环。如果擦伤些皮没关系,金霉素眼膏起到消炎作用。
2.胎鸽崩壳时间越短越好
多数时候出壳时间是差不多的,一些鸽子出壳比较慢,这样的鸽子是活力比较差的鸽子。如果你的鸽子经常出壳先后差很多,这样做之后还是有鸽子长不大,就需要淘汰。
我们的鸽子出壳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动手,你要是动手帮忙掰蛋壳甚至是直接将雏鸽拖出来,那么十只鸽子有九只会死亡,或者瘦弱不堪,没法使用。
3.幼鸽出壳后蛋壳上残留物越少越好
幼鸽出壳之后首要看一下出壳的幼鸽怎么样,蛋壳上面有没有太多的残留物,要是有就要及时淘汰,残留物太多就说明幼鸽吸收不好,脐带收的也会有一定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鸽子要早淘汰。两片蛋壳内壁不留下有蛋黄和血污,这种雏鸽发育完全,生命力强。
雏鸽前一个月饲养管理
幼鸽在刚刚出壳的一星期左右,其主要的食物来源是种鸽分泌的鸽乳,刚刚破壳而出的雏鸽不仅靠鸽乳摄取身体所需的营养和生长物质等,而且还可以从鸽乳中获得母体抗体,从而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雏鸽生长至十六、七天大小的时候,高产种鸽可能已经生第二窝蛋了,如果种鸽健壮,可以让其边哺育边孵蛋。但如果种鸽体质差,就把蛋取出,使其有休息的机会。待雏鸽出窝后再让其继续产蛋繁殖。在此期间,应添加营养丰富、全面的配合饲料。
二十八九天之后,雏鸽开始进入完全独立生活阶段。幼鸽要隔离出巢,在幼鸽舍饲养。此时饲料可选用颗粒较小、表面又不光滑的,诸如小麦、高粱小米、碎包谷粒、米粒等,以便幼鸽啄食。为了使强化幼鸽免疫机能,增强抗病力,完善幼鸽的肠胃、神经功能,可用幼鸽争霸和强化乳液拌料。
与此同时,定时观察幼鸽的食欲,食量,排泄情况。在喂食中发现有啄食比往日延缓,或缩在一旁不思饮食者,由于此类幼鸽多体弱或是身患疾病,所以应及时将此类幼鸽及时隔离,并进行诊断治疗。
幼鸽出壳是新希望的开始,德国Röhnfried龙飞力德鸽药拥有70年历史,是全世界赛鸽爱好者青睐推崇的信鸽赛鸽必需品。包含加强体能恢复、降低传染风险、增加免疫力、排毒解毒、促进新城代谢、补充能量物质、增强呼吸、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产品,深受鸽友信任,让养鸽赛鸽更轻松有趣。
以上内容为Dr.Hesse 龙飞力德中文编辑部的同事编写,供各位鸽友参考,如有错误之处欢迎各位鸽友批评指正。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