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鼬,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但是一提它的俗名就没有不知道的了,黄鼬就是黄鼠狼。天刚刚入夏,我饲养的爱鸽被黄鼠狼咬死了好几只,气愤的我在网络上查资料准备捉“狼”。可是经过一了解才知道,黄鼠狼并非那么可恶,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还把它列入其中呢。那么让我们来认识下黄鼬,掌握它的习性后就可有效的保护我们的爱鸽了。
黄鼠狼的学名叫黄鼬,是食肉目鼬科鼬属中的一种。鼬是食肉目中最小的种类,颈长,体长而四肢短,能钻入鼠洞内捕杀老鼠。体细长;头小而扁平;颈长而柔韧;四肢短,每足5趾,趾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其中最小的是伶鼬,体长10~15厘米,尾长3~4厘米,体重30~70克。
体型较大的是黄鼬和艾鼬,体长30~50厘米,体重 0.5~1公斤。鼬性活跃,胆大,嗜血,贪食,具掠食性。鼬在夜间单独捕食,主要猎物为啮齿动物、鱼、蛙和鸟卵,有利于控制啮齿动物的繁殖。是一种益兽。黄鼬生活力强,栖息于寒带针叶林、草原以至热带丛林,无论山区、平原或沼泽地以至村落居民点和城市,均能见其踪迹。黄鼬具有肛腺,可放臭气以自卫。穴居在岩石下、树洞或柴堆下。夜晚活动、行动迅速、诡秘,能上树或下水,凭借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搜寻食物。主要以鼠类为食,能追循鼠迹出入鼠洞,捕杀整窝老鼠。亦吃小鸟和鸟卵,或沿河堤、小溪活动捕食蛙类、昆虫和鱼,有时也盗食家禽。
繁殖快,每年冬末、春初发情交配,怀孕两个月后,夏初产下1~4只幼仔。哺乳期1个月,10个月后即性成熟。每年换毛两次。黄鼬毛色鲜艳,呈棕黄、杏黄或金黄色,针毛细密,底绒丰厚。中国用其尾毛制做毛笔,称为狼毫。
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鼠狼进行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2只黄鼠狼吃了鸡。后来,又做了活黄鼠狼的食性试验:第一天晚上,在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带鱼。结果活鸡安然无恙,带鱼被吃掉了;第二天晚上,放进鸡、鸽、老鼠和蟾蜍。结果老鼠被吃光了,蟾蜍吃掉一部分;第三天晚上,放送鸡、鸽,黄鼠狼将鸽子咬死;第四天晚上,只放进活鸡,黄鼠狼才拿鸡充饥。由此可见,它在极端缺食,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咬鸽吃鸡的。
上面两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几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黄鼬是益兽,是老鼠的天敌。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年能消灭三四百只鼠类。一旦老鼠被它咬住,几口就可下肚。如果寻找鼠窝,它可以掘开鼠洞,整窝消灭。以每年每只鼠吃掉1公斤粮食计算,一只黄鼠狼可以从鼠口里夺回三四百公斤粮食。所以黄鼠狼决不是什么偷鸡贼,而是人类的好朋友。第二黄鼬春初发情交配,夏初产下1~4只幼仔。第三黄鼬亦吃小鸟和鸟卵,或沿河堤、小溪活动捕食蛙类、昆虫和鱼,有时也盗食家禽。
第四黄鼬在极端缺食,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咬鸽吃鸡。我的鸽子被咬很有可能是因为黄鼬产仔后,因寻不到合适食物才不得不以幼鸽代替的。
很多受过“黄祸”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除掉黄鼠狼而后快。更有甚者扒了黄鼬的皮,用其气味驱逐同类。了解了黄鼬的习性后,我觉得这样做太残忍了,而且未必真的有效。还是应该采取一些防患于未然的基本措施:
一、加固鸽棚,把所有的缝隙都用眼宽1公分乘1公分的铁丝网钉上。关严鸽棚的出入口,防止黄鼬进入;
二、尽可能的减少鸽棚周围的攀援物,使黄鼬无处可攀。三、饲养一只小狗对付黄鼬,狗是它的天敌,狗的叫声能把黄鼬吓跑,但是也要避免狗袭击爱鸽。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