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竞翔战略旁观

      遇有大额奖金的特比环比赛,在鸽会属于竞翔重头戏,上下重视。笔者被指定“持证上岗“到集鸽现场给特比鸽子加盖专用章,参与了历时5小时的整个过程。事先,带着专门的问题,利用这次机会,想调研一下本地常胜的几个“大户”会员的与众不同之处,先从集鸽环节着手,冷静观察大户的行事特点。

      大户量大。普通鸽友一般送十只八只参赛,大户最少的38羽,40--60羽的居多,最多的80羽,名副其实的“大户”,大兵团作战。

      大户心大。小户人家送十来个,还不都押大奖,有的鸽子只参加普赛,比较谨慎。低调一点的,说自己的鸽子质量不行,跟大户没法比,少押几个玩玩儿;高调的,说自已已经提前把鸽子看过了,状态好的押大奖,状态不行的,打普赛,很有把握的样子。其实会说的不如会听的,真能看出状态不好,你压下不参赛就是,或者从放鸽车尾巴那里集鸽,3块钱一个,不用填写竞翔单,跟着训放。既然交了普通参赛费,还想排排名次,说明还是不完全有底,怕看走了眼,有漏网的,用勺子舀一遍,再用笊篱捞一遍,双保险。这充分说明鸽子这玩意儿,很难完全看透,即使是自己的,朝夕相处。大户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很实在,既然都看不太准,咱也不挑不拣,全数上笼!

      大户手大。不但全数上笼,还全部押大奖!普赛的约5元一羽,押大奖的约20元一羽,还要交上普通赛的费用,ー羽大奖鸽相当于5羽普赛鸽,100元上4羽,80羽就是2000元!一次参赛两千元,一个赛季打十次,光参赛费就是小两万!得了奖是一种算法,不得奖是一种算法;得了前名次是一种算法,得了很一般的名次又是一种算法。还要“插组”,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大户们肯定做过测算,他们采用的,就是大量上笼、大投入、押大奖、大收益,以大搏大。表面上,大奖还真的一般都落入大户囊中,不是A大户的,就是B大户的,C大户呢?D大户呢?结果是如俗话所说,你只看见贼吃肉,没见到贼挨打!甘蔗没有两头甜,有的大户透露:收支相抵,去年一年输一万多元,是一万行还是一万九?

      大户胆大。敢于出手,敢于参与,各种特比环名目繁多,大户了如指掌,逢设必买,韩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户买三个特比环,掂量着给谁戴上?真正戴上了,战战兢兢开家时三羽游棚两羽!大户不怕,买的多,套得多,丢得多?剩下来的总是多,有概率嘛!大户总是沾光,大户早就运用上了概率学说。毛泽东一贯倡导: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大户财大。说一千道一万,大户的行事作风,背后就是金钱资本在支撑,于是大户在赛鸽策略的运用方面考虑问题,与囊中羞涩的小户区别明显,完全不是一个路子。财力不行,大户的战略战术,方式方法还是不能模仿。

      其他方面,大户还是有一些独特的做法,可供我们参考,属于细节。

      大户也不是逮着原环种鸽可劲儿地出鸽,买巨量足环,当年鸽子一大群。看大户的参赛鸽,08、07、06年的也都有,看来大户上笼参赛也不是纯粹“大把抓”,当年当打的为主,去年、前年有好赛绩的,也留有一定数量,重复比赛彻底检验,是知鸽善用?是物尽其用?还是为使用赛绩鸽做种打下坚实基础,尚待采访确定——人家不一定会说实话。

      大户的鸽子经常摘金夺银是事实,经常取得前名次也是事实。但是,大户的鸽子上笼如此之多,也一定有“棒槌”或者某一站表现不尽人意的,大户怎样对待?再给予一定的机会。大户所交的参赛鸽子,有的从笼子里拿出来,足环上还粘着以往比赛的不干胶暗码条,显然是迟归鸽,留着暗码条不揭下来,可以比较方便的确定一些鸽子的身份,再次上笼时便于捕捉确认。

      大户交鸽多,也不是萝卜快了不洗泥,论堆上笼,粗放管理。大户鸽子虽多,管理很精细,太阳底下集鸽,带块布或纸板,将鸽笼覆盖起来,一为遮阳,二为鸽子不受惊吓,情绪稳定,少啄斗。还有的“大户”,鸽子不一定多,但也常胜,每次交鸽,都用一件旧衬衣将自己的鸽笼遮盖起来,别人看不到他的鸽子,鸽子在衣服的遮盖下保持安静。每一次都是那件衣服,说明是“专用衬衣”。还有的“大户”,将特比环参赛鸽,用小笼特意装载,笼中有隔板,将每一羽鸽子分隔开,保持安静,也保持羽毛和翅条的完整不受损,而其他的参赛鸽,没有这样的待遇。鸽会明确要求集鸽裁判,满足会员提出的给自己的参赛鸽分笼装运的要求。集鸽实践中,发现会员提出这样的要求的人并不多,而为数不多的参赛“大户”,却基本上都提出了给自己的参赛鸽雌雄分笼的要求(来自一家的参赛鸽分装于不同的箱笼里,彼此分开)。分析起来,大户对竞翔细节要求比较高,彼此熟悉的雌雄鸽置于一笼,比赛开笼时能否一起飞出,归巢中途是否保持联系,对归巢分速是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或者阻滞作用,并无定论,但是大户还是比普通鸽友更加注意到这个问题,宁肯信其有,防患于未然,这是大户与一般鸽友的表现有差异的地方之ー。大户交鸽多,并不是混沌一片,核对一下足环,竞翔单填写正确即可,大户对自己数量偏多的赛鸽,在性别区分,彼此之间是否有配对关系的细节上,是不含糊的,了如指掌,以上这些,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和比较。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31号”趣事下一篇:烫画作品《成吉思汗》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